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校友来稿照登]丘立才校友两篇文章
作者:来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64    更新时间:2012/10/19    

 

辉煌一生 钊勉后人

 

   ——沉痛悼念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校友

 

广东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丘立才

 

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校友于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结束的晚上,即107810,生活工作了89年的他,永远地放长假了。

林若同志,原名林辉钊,192410月出生于广东潮安。少年时期因父母在兴宁开设“晋山林”染织店,跟随到兴宁生活、读书。1943年夏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在兴宁县第一中学就读的一批进步学生转学到梅县东山中学,他也是其中一个。林辉钊到东山中学后,勤奋学习,成绩优良,生活简朴,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功课学习得很好,而且经常阅读课外有益的读物,知识面广,且有独立的见解。他曾经在学习会上形象通俗地解释“学习”两个字:“所谓学习,学是学未知的东西,习是温习已知的东西,学习是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的结合,融会贯通。”1944年林若担任东山中学学生会学术干事,组织出版墙报及《东山青年》,写了不少政论文章。他受东山中学革命光荣传统的影响,思想不断进步。他还经常参加党组织领导进步学生的读书会、秘密讨论会,先后在泮坑、盘龙桥李屋、周溪熊屋、大东岩和尚庵等地讨论抗战的形势,讨论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模范事例和英雄业绩,讨论青年学生应树立革命人生观,讨论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等问题。林若在政治上也很敏锐。1944年间,他曾对蒋介石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通读后,逐章逐段作了眉批,批改其中错误论点,态度鲜明,针砭有力。他将该书批驳后,交给共产党员罗彦群同学,共同研究。当时同学们都很敬佩他。在盘龙桥李屋住的同学们,一致推荐他来当家长,并亲切地称呼他为“辉钊哥”。同学们进行的读书会或生活会开会,都由他通知或主持。由于林辉钊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东山中学党支部准备发展他为党员。东山中学192512月就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19264月就建立起党支部。当时,东山中学党支部发展党员,一般是要经过严格的组织审查和通过参加地下学联及学生会各种实际斗争考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考察才进行吸收。东山中学党支部考虑到林辉钊同学的党员条件已经具备,于是在19455月,在报告和请示了上级党委同意并经过上级领导同志个别谈话之后,由党支部书记何锡全、党小组长罗彦群介绍他入党。当时他了解地下党组织正处在经济困窘的时候,他急党之所急,从他父母在兴宁开设的“晋山林”染织店处设法弄了一批手饰和金条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同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学习。

林辉钊到东山中学读书时,还把弟弟林承泽也带来东中学习。林辉钊不但兄弟俩在东中,还和他日后的爱人洪茵及她的弟弟洪祥逢、洪祥泰、洪祥明,妹妹洪瑜等一起在东山中学读书期间,就介绍他们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地下读书会”、“地下学联”,进行革命活动。林若的妻子洪茵,潮安县浮洋镇洪巷村人。在东中读书时,秘密阅读进步书刊,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还把自己的金银首饰献给党的事业。1947年她支持爱人林若、弟弟洪钢和洪野到东江山区参加游击队。19492月她又带着妹妹洪瑜到潮安凤凰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四支队,9月因胡琏兵团残部夜袭丰顺潭口,洪茵和其他三位战友不幸在丰顺县潭山镇白芒岌(今官溪村)壮烈牺牲。林若同志曾多次前往妻子洪茵遇难的地方悼念,官溪小学现建有洪茵教学楼,并设洪茵奖学金以作纪念。

林若同志离开东山中学后,始终念念不忘指引他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母校。他对叶剑英校友仰慕有加,“解放前,我在叶剑英同志的母校——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时,就经常听到师生中流传的关于他的许多动人的革命事迹。以后我在工作中,又多次有幸聆听他的教导,一直十分敬佩他的丰功伟业和高贵品格。”他时时祝“愿师生们继续奋发努力,为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林若同志多次为母校题词:“发扬东中传统,更创世纪辉煌!”为东山中学丛书之九《东山旭日》题写书名,为东山中学丛书之十七《东山英烈》题词:“碧血丹心,浩气长存!” 东山中学广州地区校友会成立时,林若同志已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校友会召开理事会或校友大会,只要事先没有安排其它工作,他都热情参加,无论在广东省第二轻工业厅会议室,还是在广州宾馆、嘉应宾馆集会,都能抽空参加。记得1991年将在广州嘉应宾馆召开庆祝母校成立78周年大会,议题为母校80周年纪念礼堂筹集款项,会后萧刚、罗彦群、许柏年校友带着我一起去拜访林若书记谈及此事。我说:“林书记,母校要建80周年纪念礼堂,不捐款不行,捐款太多也不行。”他问我捐多少,我说出300元。他说那我也捐300元。于是在广州筹集了一笔款项,只是后来由曾宪梓先生独资捐建了大礼堂,而东中广州校友会筹集的一笔款项作为大礼堂内的讲台和桌椅的费用罢了。为了向东中学子宣传林若书记在母校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迹,1988年我采访了林若书记的入党介绍人何锡全、罗彦群两位学长,写了一篇稿子,送给他审阅,他回信给我说:“立才同志:你热心为我在东山中学读书的一段时期写史实,使我十分感激。但是目前我在工作岗位上,似不宜于宣扬个人的什么表现,因为这样做会适得其反。我同意何锡全同志的意见。请你斟酌。此致春安!林若四月十二日”于此,可看出林若书记的品格。

林若校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还兼任过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的校长,因此接触的机会相对多了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绿化广东的劲头最大。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广东的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扭转局面,他身先士卒,蹲点于从化县太平场镇水头村植树造林,当时我们这些省委机关的干部便常常到他的点上去种树。由于他的有效领导和切实措施,广东省终于成为全国第一个绿化先进省。今天当看到郁郁葱葱的南粤大地,劳苦功高第一人,应是林若同志。我曾戏笑他说:“林若书记,若字那一撇若不撇下一点,便成了个苦字。”他苦笑了一下。记得有一次,他与省委党校的学员座谈时,问学员的工作方法是什么?学员回答不出来。他说:“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这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工作方法。”过后,我与他闲聊时说:“我的教学工作方法,是从领导中来,再到领导中去。”并举出我从书本理论中得来的是领导的东西,孔子、孟子、屈原、李斯、司马迁、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欧阳修、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人的诗文,他们都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诗文,而从学员实践调查得来的材料,他们也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听我们讲课的也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岂不是从领导中来,再到领导中去。林若同志听了之后,咪咪一笑。

林若同志是接任仲夷同志担当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任老曾对我说:“小丘,你在党校是搞理论的,理论就是论理。”从而大大鼓舞了我在理论领域里探讨的勇气。在1989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纪念理论讨论会之际,我曾撰写一篇文章《谈谈实事求非》,主要是针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而写的。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际上,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有“是”也有“非”;没有“是”,也没有“非”;同样没有“非”,也没有“是”;“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其规律性是“新是”代替“旧非”,“新非”代替“旧是”,即是是、非非、是非、非是中生存、发展、前进的。论文写好后,送给林若书记阅看,他认真阅后写下了评语:“立论很有新意。但是,是不是要把是和非分开,提出求是和求非,人们一时不容易领会。我认为题目改为谈实事求是或论实事求是,然后在这一题目下去论对‘是’的认识,‘是’是包含着正确和错误两个方面,求‘是’,不仅要弄清楚事物的正面,还要弄清楚事物的反面等。这样来理解,对求‘是’就全面了。请参考。”在林若书记对我的理论探讨鼓励之下,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我又写了篇论文《实事求是 实事求非》,“非典”疫情之后,还写了《虚中求是 虚中求非》,得出思维的方法要做到,虚实相权,是非以求。

林若同志永远地放长假了,高再也得不到他的指导和鼓励了。哲人其萎,林荫后辈。辉星其殒,光启前路。钊见南粤,昭示东山!呜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参加东中广州校友会羽球赛有感

 

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囊括了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合比赛中的所有金牌,成为世界的羽坛霸主。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傲世成绩,必有坚实的羽毛球群众运动作为其基础。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自2009年开始举办首次羽毛球比赛以来,每年举行一次,至2012年已举行了四次。这就是中国羽毛球群众基础运动表现之一。举办羽毛球比赛,既锻炼了校友们的身体,又融洽了校友间的情谊;既表现出校友会的组织能力,也彰显出企业家赞助的热忱。这四次比赛,我都参加了,以东中毕业64届的名义参赛,而且是参赛球员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感触良多,在此细细述来。

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是梅州市在广州人数最多的一个校友会组织,而且每年增加的人数不少。要召开全体校友大会比较困难,除非建校逢五小庆、逢十大庆,才张罗全体校友大会。平常多以分届、分班进行活动,或举办离退休校友聚会,或企业界校友座谈,大多都是以开会聚餐交谈的形式进行。而开展分届别校友的羽毛球比赛活动,呈现出东山中学广州校友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充满着生气活力的景象。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会长吴家华、副会长古剑东、孔铿等亲临比赛现场,并给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品。不少届别还组织拉拉队,并进行最佳拉拉队的评奖,充溢着浓浓的校友融洽友谊气氛。

第一次羽毛球比赛是2009523日上午在华南理工大学西区体育馆羽毛球场举行的。冠名“德能杯”,为93届张载澎校友的企业“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赞助比赛。赛分男单、女单和混双三项,每项三局,11分制,三局二胜制,单败淘汰制。参赛队伍有6487888990919293949697990103040506070819届组队报名参赛,其中有4届组织2队伍参赛,合计23支队伍。我是1964年东中毕业,无法在本届找到搭档,组织者便介绍了99届的冯茜丹与我一起作为64届参赛。我与她初次见面,从未合作过,只求有机会参加比赛,高兴认真地打球,而不敢奢望去夺取名次。第一场比赛跟04届校友比,明显我是比对手年长了40岁,年轻校友有体力,但技术不够娴熟,很快便取胜了。经过多场的拼杀,一路赢球,好开心啊!到了中午12时多,我64届与05届要进行冠亚军决赛了,因我族兄丘本元先生在东川路举行80寿筵,要我参宴,电话频催,无心恋战。再加上连续多场战下来,体力惟恐不够,我愿弃权比赛,让05届得冠军。我心想,如果进行对决,即使我拿了冠军,我光荣,但我的校友不光荣了,更何况我64届还是靠99届的女校友共同努力,而99届获得季军,我又有什么光荣的理由呢?于是弃权决赛,获得亚军,我光荣得心安理得。

第二次羽毛球比赛2010522日上午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舘举行。冠名“班洛克杯”,由93届宋斌校友企业“广州班洛克贸易有限公司”赞助比赛,该公司主要代理红酒品牌的商贸公司。这次比赛共有19支队参赛,200多名校友来现场助威。比赛结果87届、92届、94届分获冠军、亚军、季军。我参与这次比赛,同样需要组织者给我找到搭档,去年一起奋战的冯茜丹校友刚好坐月子生小孩去了,于是祈望着组织者给我想办法。组织者匆忙给我配合的是91届的一位女校友,仓促上阵,搏杀两回,便败阵下来,由是战斗者变成了观战者。虽是失败者,但是91届校友羽球队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中午该届的聚餐也把我算进其中一员,融进东中校友的大家庭中。此后,91届东中校友平常的羽毛球训练,也常邀请我去共同切磋羽毛球技术。

第三次羽毛球比赛2011514日上午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舘举行。冠名“德弛杯”,由94届朱玲校友企业“广州市德弛科技有限公司”赞助,该公司经营环境保护科技事业。这次比赛共有24支队参赛,200多名校友来现场助威。比赛结果87届、92届、99届分获冠军、亚军、季军,91届获得最佳拉拉队奖。鉴于前两次参赛,要由组织者给予配制的被动局面,我参加这次比赛时就把平时常与我一起打羽毛球的省党校教授谢仁寿夫妇,组成64届队伍参战。参战过程中,遇到94届队,这一届的球队是我儿子丘亮所在的级,朱玲等校友问我儿为什么没来参加,不然的话,可以看到父子大战。我说:我爱好是羽毛球、是小球,儿子爱好是足球、是大球,这就是小、大之分。由于是役准备仍不充分,加之各届校友的羽球水平大大提高,虽过了不少关,最后杀羽而归,失败而回。

第四次羽毛球比赛2012519日上午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舘举行。冠名“施健杯”,由93届张洪润校友企业“广州施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该公司经营生物科技进行保健的事业。参加这次比赛一共有32支队参赛,300多名校友参赛助威,为历次参赛球队最多的一次,也是观看助战校友最多的一次,大概是以实际行动来迎接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年近古稀的我,连败两次的我,还要不要参加这次比赛呢?我想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东山中学毕业的校友,都无有报名参加,80年代都是后期毕业的校友参加,而我再以64届名义参赛,只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罢了。于是我邀请本单位离退休干部服务处的工作人员邹远昌作为新的搭档,他和我多年一起打羽球,配合黙契,参赛过程中一路搏杀,最终取得了季军,而87届、03届分获冠军、亚军。91届、92届、93届、03届则获得最佳拉拉队奖。我为以64届名义参赛获得铜牌高兴,也为众多拉拉队获奖高兴,参加体育运动及其比赛活动,就图个身体健康,身心快乐,大家高兴,足矣!

我喜欢热爱羽毛球运动,球龄都有60年了。我从小学开始启蒙破学到东山中学毕业,个子都是全班最小、最矮的一个,大球运动无法与人竞争,于是只好喜爱小球了。当我还在读小学时候,我的堂叔丘安让先生从印尼回来,他喜欢羽球,因为羽毛球是印尼该国的国球,他在该国受到熏陶与影响,也爱上了此项运动,回国后苦于无伴与他玩羽球,我便成了他的小玩伴。读到西阳中学,有一位地理老师林隆三先生,他是大革命时期烈士林一青(东中校友)的儿子,羽毛球打得比体育老师还好,我偷偷向他学师,更加深我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考上东山中学后,有一位侯世杰老师羽毛球打得特捧,他是教化学的,听说他还会自制肥皂,学生们都佩服他,称他为化学家“侯德榜”,我也跟着他学打羽毛球。后来侯世杰老师调至梅县华侨中学教书,我到该校补习,也曾一起打过羽毛球。到了大学,我已钟爱羽毛球运动了。

那时的羽毛球运动,人们称之为贵族运动,正如同今天的高尔夫球运动一样。那时的羽毛球拍都是木柄的,不象今天全是铁柄的,羽球较贵,容易打坏,常以塑料球取代之。梅县,名曰“足球之乡”,其实也是“羽球之乡”,因为梅县的华侨多数到印度尼西亚谋生,许多印尼归侨把羽毛球运动带回家乡,因而梅县的羽毛球群众运动开展得比较活跃。从印尼回国的梅县籍青年侯加昌代表中国队出战,获得了世界冠军,我们当时都是侯加昌的“粉丝”,以故乡梅县出了个羽毛球世界冠军引以为骄傲。在侯加昌榜样的鼓舞下,梅县的羽毛球运动开展得更红火,后来出现世界羽毛球双打冠军的陈其遒,肯定受到影响。可惜梅县的战略重点是“足球之乡”,而非“羽球之乡”,于是“羽球之乡”便飞到梅县相邻的福建省上杭县去了,在那里培养出双料奥运的世界冠军林丹,称之为羽球的“超级丹”,上杭县因而被人称为“冠军摇蓝”。

羽毛球运动是锻练身体比较高雅的运动,它不会像大球运动那样身体激烈碰撞,容易受伤,也不像其它活动那样达不到运动量,是一项锻练眼力、体力的综合性体育活动,需要有场地、时间、对象、金钱的健身运动。我工作的单位,基本具备了以上条件,羽毛球运动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和我一起打羽毛球的对象,也就是说我的球友,主要是两种人。一是研究生,这些年轻人入学时有力气少技术,经过三年学习锻练,学业上取得硕士学位,运动上喜爱羽球且技术也大大提高。一批批进来,又一批批出去。一是领导干部,他们平时在领导职位上就是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来到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必带球拍前来,与他们打球挑战性就大,我在与研究生打时是胜利者,有时在他们面前是失败者。但在球场上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大家都是亲密的球友、朋友,而无领导与群众、老师与学员的感觉,共同切磋的是羽毛球的球艺。梅州市人大原副主任、梅江区原书记余玉德,江门市人大副主任、恩平市原书记黎兆元,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杨朝仁教授等,他们到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必带上羽毛球拍,成为我亲密的羽毛球战友。我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工作30年能坚持着打羽毛球,就是有良好的条件。只要条件许可,我会一直坚持锻练下去;只要健康正常,只要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继续举行羽毛球比赛,我必定会参与。可以自豪地说,在学位文凭上,我是中国文学的一位硕士;而在玩耍武凭上,我是中国羽坛的一颗石屎,愿为中国这座精神与物质大厦起一粒奠基石的作用,吾愿足矣!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2008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广州校友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